經營的價值感是眼睛看不到的,但優(yōu)良的經營成果,卻能賺進大把看得見的鈔票。
對于我們一般人而言,眼睛所看到的東西,比看不到的要容易了解其價值,而松下先生以為能正確的了解無形東西的價值,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。
如果把它擺在事業(yè)上的話,同樣是一個道理,也就是說,象事業(yè)的經營等于無形的東西,是有很大的價值。當然,如果經營力薄弱,不能增進令人滿意的成果,其價值就微不足道;但假如經營得法,則其產生的成果就十分可觀了。良好的經營不僅可以擴大企業(yè)的發(fā)展,提升從業(yè)人員的福利,更可以促進國家社會的進步。因此,我們大家對于經營的價值,難道不應該有正確的認識嗎?
松下電器在一九五二年,與荷蘭的飛利浦公司技術合作,創(chuàng)設了松下電子工業(yè)。在此之前,松下先生曾對外國技術的合作對象作種種調查,因此去過美國,也到過歐洲。美國有最新的技術,規(guī)模以及其他方面都與日本大不相同。到了荷蘭,他覺得這里的國情和日本頗有相似之處,而且國土也不大。飛利浦公司當年,也是以個人為中心開始創(chuàng)業(yè)的,歷經六十余年而逐漸擴張茁壯,這一點和松下電器的成長非常相似。因此,他就決定把飛利浦當作合作對象而進行磋商。
這當中卻出了一個大問題,直截了當地說,那就是技術援助費相當高。如果是美國公司的話,大約不過是營業(yè)額的百分之三而已,但飛利浦卻要求百分之七。
何以飛利浦會要求那么高呢?飛利浦方面的說法是:如果與美國公司合作的話,成功率很小,但如與飛利浦合作則一定成功,而且層次也高,他們負有相當的責任。而且從過去的實績來看,全部都成功,目前在四十八個國家里面都有他們的工廠,經營都非常良好。
他們實在夠自負的了。聽了之后,漸漸覺得并不是空口說白話,但也因為百分之七實在太高而使人有點躊躇不決。以這么有實力的公司來說,百分之七或許不是很高,但是百分比過高的感覺,一時還能以消除。
如果嫌百分比過高而作罷,事情當然很簡單,另外也可以找百分之三的美國公司技術合作。但是除那個問題以久,松下先生還是覺得飛利浦比較適合做為合作的對象。內心固然很希望能和飛利浦技術合作,但總認為百分之七難以接受。深一層考慮的話,雖然美國與飛利浦的技術大致不會有太大的差別,可是價格卻有那樣的差異,這應該不屬于技術本身的問題。也就是說如何活用技術,來獲得成果方面有所不同。
松下先生也曾想過不如拖一拖再說,料想對于技術的轉讓,也不致于就造成如何不良的后果。在這里可以舉個也許不盡恰當的例子:譬如說學校的老師吧,教師一定有是非觀念,但學生卻不一定如此。不論老師教得怎么好,必然會有一些學生懂,一些不十分懂;有些學生很調皮,有些學生很操心。飛利浦是個好老師,所以一概要百分之七,但是卻一點沒有考慮到學生的素質如何。
所以他告訴飛利浦公司:"如果和我簽的話,你一定獲得比任何已經跟你訂約的公司更大的成功。假定其他的公司能夠得到一百分,那我一定能夠得到三百分。松下電器的經營指導也有它相當價值。我看這樣吧,松下電器的經營指導費只拿百分之三,飛利浦的技術援助費拿百分之四·五,你看如何?"對于松下這樣的交涉,對方好像嚇了一跳。"到目前為止,我們沒有付過什么經營指導費,這還是第一次聽到呢。"飛利浦提出了各種反對意見。經過松下先生一再說服解說,最后飛利浦總算也了解狀況,依照他的方式:飛利浦的技術援助費百分之四·五,松下的經營指導費百分之三而達成協(xié)議。
這并不是單純的對技術援助費殺價的問題,技術能不能獲得有效的利用,也得看經營如何而定,因而為了達成優(yōu)良的經營效益,付一點經營指導費,難道不應該嗎?而飛利浦本身因負有與美國公司不同的技術指導責任,不也獲取了很高的技術援助費嗎?
把技術引進之后,為求促進企業(yè)活動的經營成果,松下先生認為應該有很好的理由,收取經營指導費。他終于也讓飛利浦認同了無形的經營指導價值。
當然,這個有價值的經營指導費,同時也對松下電器發(fā)生約束作用。這百分之三不是好拿的,責任異常重大,松下先生也充分認識這一點。而飛利浦方面,也必然經過很慎重的考慮,一方面毫不留情地凝視,另一方面則抱一分期待。
總之,在與飛利浦交涉過程中,經營的價值就這樣重新被人認定。后來,松下電子工業(yè)在不斷努力下漸漸向上發(fā)展,終于在飛利浦所有技術合作的公司中出類拔萃,成為第一等公司。
在一個公司中,每個員工的實力要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,公司才能獲得更好的成長。如果認為單獨培養(yǎng)一個職員的實力,公司就能發(fā)展,那就錯了。這個觀點很重要:公司成長的并鍵不在一兩點突出,而在整體程度的提高。
有一些財大氣粗的公司,認為錢可以滾錢,所以一開始就忽略公司的經營管理,只坐享其成。一旦公司在意識上松懈,遲早總會走上衰敗的道路。所以公司一方面要培養(yǎng)員工個人的力量;另一方面也要設法將培養(yǎng)出的個別實力予以妥善綜合,整個運用。這種情形就象打壘球時,一壘手和捕手隨時保持警戒,準備互相補位;擔任其他守備位置的人也相互支撐,毫不松懈。如此,集合眾人的力量,才能使工作順利進行,而整體的力量,更足以對公司和社會都發(fā)揮更大的貢獻。
身為企業(yè)經營者,最重要的,是要對他的公司懷著信心;而好職員更要經常抱著為社會貢獻力量的想法。這樣的公司很少會失敗的。不論經營者或從業(yè)員,都應該覺悟到自己的一舉一動,都會影響自己的公司,甚至于有影響社會的可能。除此之外,任何一個員工在心理上,也要重視主管交辦的工作。譬如說,主管交待你打電話取消一個約會,那么在打完電話之后,就算主管沒再問起,也就該把結果告知。雖然這只是件微小的事,卻可以由此逐漸贏得信賴。主管也往往人這些小事來判斷他的員工值不值得信賴,能不能托付大事。
連尋常小事都辦不好的人,偶爾完成一件大事,絕對不可因此驕傲。因為平凡的事比困難的事重要。公司的成長,往往是從一連串平凡的瑣事中,累積起來的。根據松下先生多年來的經驗,也只有在處理自己的業(yè)務時,智慧才能充分活用,并且沒有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