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確認缺陷。對所有焊縫進行100%UT檢驗(包括焊縫兩側掃查及焊縫表面掃查),標出裂紋的位置、長度、深度及方向。如果整條焊縫都有缺陷,建議刨掉整條焊縫重新進行埋弧焊接,局部返修建議采用焊條電弧焊。
(2)刨前預熱。預熱溫度為110~170℃,預熱溫度檢測位置為焊縫兩側不小于150mm,加熱范圍為距離缺陷四周500mm以內。如果證明可行的話,可考慮降低刨前預熱溫度或取消刨前預熱。更多知識:http://www.ybxlxgg.com
(3)氣刨。氣刨范圍為裂紋缺陷兩端向外、完好焊縫不少于50mm處向中間氣刨,刨槽兩端為圓滑平緩過渡,過渡面與垂直線至少大于45度。
氣刨碳棒角度應在60度以下,尤其是在將要到達裂紋處,角度應盡可能小。
(4)打磨。打磨至無黑皮(滲碳層),打磨之后的表面應平滑過渡,不應有尖銳的深坑。
(5)冷卻至合適溫度后做滲透檢測(PT)。
(6)打磨。依據(jù)滲透檢測(PT)的結果指導打磨,打磨至沒有紅線為止。
(7)磁粉檢測(MT)。打磨好后做磁粉檢測(MT),確認沒有殘余裂紋。有裂紋的話,則繼續(xù)打磨,直到MT檢測出沒有裂紋為止。
(8)清除MT和PT殘余液體。完全去除裂紋后,清理PT和MT殘余液體,以免影響焊接質量。
(9)焊前預熱(與刨前預熱要求相同)。焊前預熱可有效防止或降低冷裂紋傾向,要根據(jù)具體使用的鋼材的碳當量以及焊接件的具體結構選擇適當?shù)念A熱溫度。推薦的預熱溫度為110~170℃,預熱溫度檢測位置為焊縫兩側不小于150mm,加熱范圍為距離焊縫500mm以內。
(10)焊接。嚴格按照補焊作業(yè)指導書所規(guī)定的焊接參數(shù)進行焊接。焊道寬度不超過15mm,能分道就分道。 如果采用焊條電弧焊返修,S355鋼級的返修建議使用CHE58-1(即J506Fe-1,相當于AWS E7018-1)焊條。如果采用自動埋弧焊工藝,焊接材料、焊接規(guī)范等與原來進行埋弧焊接采用的一樣。焊接收弧處必須要打磨至圓滑過渡,留意是否有弧坑裂紋或夾渣。 (11)焊后保溫、緩冷。焊后保溫、緩冷與前面3.5所述一致。
(12)焊后熱處理。焊后熱處理能使擴散氫逸出,在一定程度上消除、降低焊后殘余應力的影響,對一些脆硬傾向較大的鋼還能韌化熱影響區(qū)和焊接組織,在工程上對某些剛度較大的焊接結構專門進行“消氫處理”、“消除應力熱處理”,作為一種有效的手段廣泛應用,其目的就是去氫,降低拘束應力。推薦的熱處理制度是:焊接完成后立即用陶瓷電毯加熱至200℃,保溫2小時后關電緩冷。 如果證明可行的話,可考慮取消焊后消氫熱處理,只做保溫、緩冷即可,以降低制造成本。
(13)焊接完成48h后按技術文件或標準規(guī)定的要求進行NDT檢驗。